碘(i) 碘的发现我国远在公元前4世纪的《庄子》中就有关于瘿病 ,即今碘缺乏病的记载。其中,晋葛洪(公元4世纪)首先用海藻的酒浸液治疗瘿病;隋巢元方(公元7世纪)提出了瘿病与水、土有关的学说;唐孙思邈与王涛(公元8世纪)又扩大了用昆布来治疗瘿病。
国外与公元12世纪才开始用海藻治疗甲状腺肿,比我国晚了约800年。经过几个世纪的生活实践和对碘的研究,碘在1813年由法国courtois从海藻灰中首次分离得到;后来由glussac命名为碘;1820年coindet建议用碘制剂防治甲状腺肿;1896年baumann首次证实甲状腺有聚碘的功能,并从甲状腺中分离出碘。
单质碘呈紫黑色 晶体 ,密度4.93 克/立方厘米。53号元素(质子数53), 相对原子质量 126.9。熔点113.5℃,沸点184.35℃。 化合价 -1、+1、+3、+5和+7。电离能10.451电子伏特。具有金属光泽,性脆,易升华。有毒性和腐蚀性。易溶于 乙醚 、乙醇、 氯仿 和其他有机溶剂,也溶于氢碘酸和 碘化钾 溶液而呈深褐色。可与大部分元素直接化合,但不象其他 卤素 反应那样剧烈,碘的典型有机反应有:芳香族化合物的亲电子置换,形成芳基碘化物;邻近 羰基 官能团的碳原子的碘化作用;碘(i)在跨越不饱和烃的多重键上的加成反应。但难溶于水,由于歧化反应的结果,所得棕黄色得溶液显酸性。在水溶液中,需要强的还原剂才能使碘还原(成i-)。碘单质遇 淀粉 会变蓝色。